这次真能吃上无添加?
24 04 2011年
北京晚报2011年04月22日
不知道哪些没被添加
秋鱼儿~丹丹(526025853):现在已经是在闭着眼睛吃东西了,只能说不知道哪些是没被添加的。我觉得,道德滑坡是否应该从根本上来关注?
小兔(106330874):在孩子们最爱的零食中,最大的和最普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,恐怕就是反式脂肪酸了。某食品在本国销售的都不含氢化植物油,而在我国生产和销售的都有。建议政府赶快出台相关政策吧,不然孩子们很快都成了“三高”了!
想治理就一定有办法
全亚军:浮躁,急功近利,让一些商贩道德缺失。另外,行业标准的制定滞后、含糊不清也让部分不法分子有机可乘……既然不能自觉规范,严格执法不失为一种方法。
那百川:中国食品加工业的介入门槛太低了,只要在工商部门注册了,不管受没受过专业培训,都可以开。有些小作坊和小饭馆为了竞争降低成本,不惜冒险和违法去走歪门邪道。监管部门的不作为和放任又推波助澜。这才有了那么多的骇人听闻的害人事件的出现!
王琳:那些研究、“发明”、推广各种有害化学添加品的“砖家”和“叫兽”,看来仍然没进入打击目标。
三聚氰胺、瘦肉精、牛肉膏、染色剂……各式各样的食品添加剂,正冲击着我们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。昨天,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,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,严禁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。通知明确要求,将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制度,并从严审核、制定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国家标准,2011年年底前,复配食品添加剂通用安全标准和食品添加剂标志标准将会出台。
一场针对非法食品添加剂的战斗正拉开大幕。人们在欣慰地看到政府严管食品添加剂举措出台的同时,仍不禁要追问,非法食品添加剂为什么会屡禁不绝?商家乱施添加剂的动力和机会又在哪里?
追问1
添加的东西不在检测范围,我们怎么办?
赵淑(56岁,已退休,发现身边可以买的安全食品越来越少):
现在能吃不能吃的,真是乱了套了,恨不能每周都有新花样。最可恶的是,这些你基本都吃过。你说他们怎么会想出这么多骗老百姓的花样呢?我觉得不光是他们的问题。我看新闻,好多添加剂原来根本不是用在食品里的,结果就加到牛奶里了。这能是养牛的人想出来的办法?我还上过大学呢,都不知道三聚氰胺这个东西,养牛的人能知道吗?说明还是有人主动引诱,让他们犯错误。但如果商家添加的东西不在检测范围内,那我们还不是照样吃下去?
方舟子(著名科普作家,生化博士):
造成目前非法添加横行的局面,其中最关键的原因还在于管理缺失。目前的现状是执法部门根本就没怎么去管,只有等媒体曝光了或者出事了,他们才出来进行针对性执法,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起来用于清理大众关注的这个事件,而对这个焦点之外的其他方面的监控则基本没有。就是对这种大众关注事件中非法添加的监督、执法,也是等到大众注意力转移以后就基本放弃。比如三聚氰胺最近又出来了,当年那么轰动的事情,执法为什么不能持之以恒?这种一阵风式的执法方式,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。这种方式下的监督、执法,没有足够的威慑力,执法力度也不够,起不到惩戒作用。非法添加如此猖獗,执法不作为是最根本的原因。
追问2
我的举报电话十次有九次打不通怎么办?
方舟子:
从已经曝光的事件来看,非法添加获利大、风险小、成本少,于是不仅仅是小作坊涉足其中,很多大企业居然也这么干。大企业参与其中甚至是主动要求,这才是对老百姓信心的毁灭性打击。
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举报渠道不畅通。其实,再多的非法添加事件,整个非法添加的链条中涉及很多当事人,甚至老百姓这些最终消费者都有可能注意到或者发现其中的问题。但是,所谓的监督举报电话很多都是形同虚设,举报渠道基本处于缺失状态。消费者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,当你在餐馆吃到不新鲜、变质食品时,打所谓的食品监督、举报电话十次有九次打不通,打通了也没有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赶来处理。次数长了,那些进行非法添加的生产者是不是更会有恃无恐?
追问3
为了迎合消费者就要让馒头变白猪健美?
杨帆(白领,平日负责家中食品采购):
是谁给了非法添加剂生存的空间?现在大家都有一种倾向,就是喜欢买化妆后的食品,馒头一定要雪白的,猪肉一定要没一点肥油的,这不符合自然规律啊。不符合自然规律怎么办?这科技手段自然就上马了。什么吊白块、瘦肉精,说白了还不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要吗?所以从这个角度看,老百姓这种过度追求色香味俱全的不理智消费行为,也要对添加剂负一定的责任。
方舟子:
非法添加在我国之所以发展到今天这种状况,商家追求利益是其中一个原因,但这仅仅是一方面,生产者迎合消费者购买心理也是原因之一。现在很多消费者买东西,都喜欢买白、漂亮的,吃的时候也愿意拣着漂亮的吃,但是有很多东西它本来就是不好看的,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,生产者或者中间流通商就对这些食品进行加工,最后我们的馒头变得雪白、牛百叶也被化学品处理得雪白,这些其实都不是食品的正常状态。(周明杰 吴楠)